美國川普政府銳意推翻前朝政策,引發不少爭議。不過3月7日卻有多位兩黨議員意見一致,呼籲停止殺死45萬隻橫斑林鴞(Barred Owl,Strix vaira)的移除計畫。 橫斑林鴞(Barred Owl)影響美國西部原生的斑點林鴞,官方打算大規模移除 ...
隨著台灣的夏季越發炎熱,孕婦、兒童和老年人等弱勢族群正面臨高溫帶來的健康危機。科學家正在加緊研究高溫對脆弱族群的影響,並尋找有效的防範措施。 日益頻繁的熱浪和極端高溫事件,正在增加弱勢族群罹患熱相關疾病的風險。照片來源:Pixabay/ ...
近年農地、魚塭大面積變更為光電案場,引發的環境衝突與社會抗爭不斷,相較於農地完全變更,農電共生走的是另一種途徑。目前政府只允許禽畜舍溫室等屋頂型光電,地面型和簡易的網室不在允許範圍,是否要進一步開放,農民、政府部門、業者、各有不同看法。
新竹縣峨眉鄉與寶山鄉交界的山區,有項占地82公頃的五期開發案,正如火如荼進行,開發位置距離中盛村不到兩公里處,是當地量體最大的開發案,究竟是帶來經濟發展的希望,還是居民憂心的環境衝擊?
「叮咚」,在荷蘭烏特勒支(Utrecht),民眾幫魚兒按門鈴的季節又到了。3月3日起,若在運河水下攝影機的網路直播中,看到魚兒正等待通過水閘,就可以按一下影片旁的虛擬門鈴。提醒管理員,有魚群正等著通關前往產卵地,該打開閘門囉。
地景藝術是什麼?當地景藝術走入農村,又能造成什麼改變?嘉義縣《再。嘉義鄉村藝術行動》,以藝術作品連結社區,嘗試為偏遠村落,帶來新的活力。
全球生物多樣性公約會議在羅馬加開CBD COP16場,為達成2030年保護全球30%海陸域的「30x30倡議」留下一絲機會。全球的威脅與挑戰還很多,但自然已經無法等待。 COP16主席Susana Muhamad於全球生物多樣性公約會議在羅馬加開的CBD COP16場敲下議事槌。圖片來源:IISD/ENB | Mike Muzurakis 這是一個黑暗的時代,也是一個光明的時代。 當川普二度退出氣 ...
我們只有一個地球,但你知道依照人類現有的經濟思維與生活模式,2024年我們得用掉幾個地球才夠?全球足跡網絡(Global Footprint Network, GFN)創辦人馬席斯・維克納格爾(Mathis ...
每年3月,各地方政府或團體常常舉辦植樹活動,然而,種樹容易,真正要養護一棵樹,卻需要對樹有更多的了解。放眼望去,城市裡的樹常因為被不當對待,變得枯損衰敗,久而久之成了危樹,或者因為各種工程,被粗暴移除、移植。究竟該如何規劃,人和樹才能在城市裡好好存活 ...
台北市是少數訂有海砂屋專法的縣市。 1997年8月,台北市訂定「高氯離子混凝土建築物善後處理辦法」,2009年提升法令位階為自治條例,規範鑑定、認定標準、容積獎勵、補助與審查事宜。
藝術家張楷翊坐在塑膠再生獨木舟上,夢想有一天能另造一艘塑膠再生帆船,繞台灣本島撿海廢。攝影︰袁慧妍 花半年手工製作500個塑膠海廢獎牌 這艘顏色雜亂無章的獨木舟半成品,以及這次 ...
位於台灣南端恆春鎮社頂附近,有一處珊瑚礁天然林。 大約在50萬年前,板塊運動將海底的珊瑚礁抬升至海平面以上,形成高位珊瑚礁地形,抬升之後隨著風化作用產生稀薄的土壤,植物種子 ...